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主页
English
首页
中大头条
综合新闻
一线动态
科研新闻
专题聚焦
媒体中大
视频中大
中大人物
中大校报
师生文苑
搜索结果
图说中大
EN
首页
中大头条
综合新闻
一线动态
科研新闻
专题聚焦
媒体中大
视频中大
中大人物
中大校报
师生文苑
搜索结果
图说中大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主页
English
图说中大
首页
>
图说中大
>
2015
> 正文
/__local/5/2B/7C/B26954DEC322449FBE0B1BFF4CA_5B2DF9B0_174C4.jpg
/__local/F/84/68/40DB879F8B3BBD16EA7442AC8E3_5C1F0540_26B44.jpg
/__local/2/E3/FB/F591024B8D5D31B161A04A44984_B1843EB2_1C473.jpg
/__local/A/5D/97/E88210BB9695F23B1AA9265983F_69690797_2255B.jpg
/__local/8/B1/4B/61E60786BEC27C755E9961E8424_0836777E_162B5.jpg
/__local/0/EF/3A/AF99ED9ADA204BABD6167F9DD30_AF5254C1_1EFB5.jpg
/__local/F/10/92/465309F11EF7CB42F074BE8D4F7_197ACE3F_25AFE.jpg
/__local/E/0E/DD/FCE95A9F95A5B0D592557C59FD0_A2FF4050_24889.jpg
/__local/6/BA/F5/60CEAD07CB307EC8281468BA6A2_3082FD61_1DB4A.jpg
/__local/F/B4/6D/7ACD2F055CC79334F430708EB1B_1DC8A31D_1C82A.jpg
/__local/6/C2/64/C3DFEFC1B7F4CA10C9E9DFAD4DD_8EB6185A_1ED12.jpg
/__local/2/B5/D5/B9E9024DFC9460B5D335DDB401B_E07D5EBC_21D57.jpg
/__local/3/9A/DA/3050BFB4543136F31F79723FE69_785CD15C_237EC.jpg
/__local/A/16/7D/B7AFE812F955B9DA3A614F25F11_C09074EB_1C452.jpg
/__local/0/9E/2F/2257F90042BB8C9AAAA19F4211E_82612CBA_22634.jpg
/__local/C/92/0B/138F7DF77956249C74ED5064736_C73712A3_2B5BE.jpg
/__local/5/B9/09/A6603A1CF42EDF77131657C5A29_CA09B520_2B321.jpg
/__local/B/88/11/D7241887853F7255EFCE8E0FC78_37F7D506_2425C.jpg
/__local/5/A5/E1/2FF11F5342A787D3B0A67A346BE_28EB5FFD_2F6F1.jpg
/__local/6/FA/57/F926F8E1E52A88667DE7C730434_A48A9904_2AE35.jpg
/__local/0/06/A7/25B2E900A2F9633977E6480E31D_E0ED972D_28609.jpg
/__local/B/DC/E2/B8B0B287483E20FC66F80C850F2_1C524265_2A5A2.jpg
/__local/E/5D/3E/61550B540B05CA290A62CDE100E_7544EC37_1F0BD.jpg
/__local/5/2B/7C/B26954DEC322449FBE0B1BFF4CA_5B2DF9B0_174C4.jpg
/__local/F/84/68/40DB879F8B3BBD16EA7442AC8E3_5C1F0540_26B44.jpg
/__local/2/E3/FB/F591024B8D5D31B161A04A44984_B1843EB2_1C473.jpg
/__local/A/5D/97/E88210BB9695F23B1AA9265983F_69690797_2255B.jpg
/__local/8/B1/4B/61E60786BEC27C755E9961E8424_0836777E_162B5.jpg
/__local/0/EF/3A/AF99ED9ADA204BABD6167F9DD30_AF5254C1_1EFB5.jpg
/__local/F/10/92/465309F11EF7CB42F074BE8D4F7_197ACE3F_25AFE.jpg
/__local/E/0E/DD/FCE95A9F95A5B0D592557C59FD0_A2FF4050_24889.jpg
/__local/6/BA/F5/60CEAD07CB307EC8281468BA6A2_3082FD61_1DB4A.jpg
/__local/F/B4/6D/7ACD2F055CC79334F430708EB1B_1DC8A31D_1C82A.jpg
/__local/6/C2/64/C3DFEFC1B7F4CA10C9E9DFAD4DD_8EB6185A_1ED12.jpg
/__local/2/B5/D5/B9E9024DFC9460B5D335DDB401B_E07D5EBC_21D57.jpg
/__local/3/9A/DA/3050BFB4543136F31F79723FE69_785CD15C_237EC.jpg
/__local/A/16/7D/B7AFE812F955B9DA3A614F25F11_C09074EB_1C452.jpg
/__local/0/9E/2F/2257F90042BB8C9AAAA19F4211E_82612CBA_22634.jpg
/__local/C/92/0B/138F7DF77956249C74ED5064736_C73712A3_2B5BE.jpg
/__local/5/B9/09/A6603A1CF42EDF77131657C5A29_CA09B520_2B321.jpg
/__local/B/88/11/D7241887853F7255EFCE8E0FC78_37F7D506_2425C.jpg
/__local/5/A5/E1/2FF11F5342A787D3B0A67A346BE_28EB5FFD_2F6F1.jpg
/__local/6/FA/57/F926F8E1E52A88667DE7C730434_A48A9904_2AE35.jpg
/__local/0/06/A7/25B2E900A2F9633977E6480E31D_E0ED972D_28609.jpg
/__local/B/DC/E2/B8B0B287483E20FC66F80C850F2_1C524265_2A5A2.jpg
/__local/E/5D/3E/61550B540B05CA290A62CDE100E_7544EC37_1F0BD.jpg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址中的文化赓续·澂江篇
<p>策划/新闻中心 特别鸣谢/张琦、谢小燕、朱婧、王晗、张春华、甘小珍 责任编辑/刘嘉 文案整理/蔡珊珊、金凤、刘嘉 图片整理/刘嘉 设计/杨磊、刘嘉<br><br>【参考资料】<br>1.国立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出版组:《国立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日报·澂江版》<br>2.黄义祥:《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史稿(1924-1949)》,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br>3.易汉文:《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编年史》,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br>4.吴定宇:《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校史》,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br>5.杨应康:《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澄江忆旧》,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br><br>【图片来源】<br>1.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图书馆<br>2.杨应康《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澄江忆旧》</p>
<p> 数度迁徙,三易校址。1939年3月1日,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在云南澂江开学;1940年8月,折返粤北坪石办学;1945年初,再度被迫迁往粤东,直至1945年10月间,方得以复员广州、重回石牌。在此期间,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的师生员工坚持教学研究,保存文化,延续学脉,读书不忘革命,共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br> 时隔70余年,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受饱经沧桑的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那“前程远大,有待来兹”的学脉品格。</p>
<p>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1937年8月至9月、1938年3月至6月,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石牌校本部和市区附中校舍屡遭日机轰炸,部分校舍被炸毁,死伤近20人,图书设备也多有损失。时任校长邹鲁多次向报界、各文化机关暨各大中小学发表谈话、通电,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表达全校师生“将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的决心。<br> 抗战爆发的第一年,中大仍坚持正常上课。1937年日本轰炸机空袭广州,学校休课3周;其后谣言日军进攻华南,再休课一个月;1938年5月和6月,因日机轰炸有师生伤亡,校产被毁,学校才休假整理。时任校长室秘书、工学院院长萧冠英曾表示:“本校处于华南最前线,在敌机不间昼夜的狂袭之下,仍照部令力持镇静,维持课务。在学期之开始与终结,岁均被敌机狂炸,新旧两校中弹多处,颇受损失,然于课务亦无多大影响也。”<br> 1937年12月,谣言日军进攻华南,同时奉教育部令,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着手迁校的筹备工作。学校搬迁费用教育部未予发给,学校经费用于各项开支加之修筑各类防空设备等已是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减少教职员工薪水。教职员工们均予理解,“舍利为大家!”</p>
<p> 1938年10月,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奉命迁校。迁往何处?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br> 10月19日至21日,在日军枪炮声中,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分批撤离广州。萧冠英总理迁校工作,在事后向全校师生的报告者说道:“冠英受邹校长负托之重,为保存学校,保存文化起见,不得不谋他迁,以图恢复课业。”<br> 起初,学校拟迁校至广东西部的罗定。师生员工们冒死保护校产,先到达勒流(今顺德境内),遭敌机飞机轰炸,后改雇轮船,几经周折,运至罗定;各学院院长及主任或随各船从水路出发,或循陆路经肇庆、云浮等地,分批抵罗定。本以为可在罗定复课,不料罗定上空亦敌机不断进援,加之各方情报隔绝,人心浮动,师生无法静心复课。<br> 学校遂商议重迁,拟在桂、滇等省择合适之地:一则请曾任法学院院长、时居昆明的邓孝慈教授就近在云南选觅校址,二则派黄幹桥、石兆棠两位副教授赴广西勘察选址;同时,成立运输委员会,分工合作,订制章则,负责校产及人员输送,并先于梧州、桂平、贵鲜、南宁等地设站,另派员往龙州接应。<br> 1938年11月底,各院部图籍器物分为大湾、罗镜、罗定三队,分派押运人员雇用民船,先后起运。12月初,于南江口集合,改用大号民船,由轮船拖带,共分四批起运。<br> 1939年正月初,萧冠英先行抵达广西南部龙州,认为环境及给养方面都不适宜设校。邓孝慈教授与法学院主任、云南澂江人吴信达副教授商量,吴信达建议迁往澂江。学校采纳了迁往澂江设校复课的建议。<br> 学校派员与龙州各机关接洽运输校产出口及领取护照等事,在同登详查了交通运输事宜。图书馆馆长、运输委员会押运组组长杜定友在同登设站招待员生过境,租赁车辆,编配联络,照应校物的运输。在河内设置运输中站,与河内有关当局接洽过境、减费等各项通行便利。教务长及各院长教授等先行前往昆明、澂江等地,筹划校舍、复课等事宜。</p>
<p> 1939年1月30日至2月28日,学校陆续组织15批共750人迁至澂江。部分师生经湘桂等地赴澂,其中,有200多人经龙州、越南入滇;46人由百色经贵州入滇;余下60多人或经香港赴滇,或留韶关由广东省政府分发各处工作。前后共有20多批计1000多人由梧州、南宁、龙州经同登,或由汕头、香港、北海、广州湾等地经海防来澂。至2月底止,各院系抵澂江教职员245人(校本部人员未计在内)、学生1736人。<br> 1939年2月10日,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在澂江举行开学礼,布告3月1日上课。2月中旬,全部校物运输完毕,陆续抵达昆明,随后租赁车辆运至归化,再改雇驮马牛车等接运至澂江。前辈们在此期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p>
<p> 澂江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距离昆明市56公里。由于县城小,建筑古老,学校无法找到一个能同时容纳全校两千余师生进行教学、研究和工作的场所,故只能因地制宜,分散办学,利用当地的祠堂和庙宇作为校舍。<br> 校本部设于城内普福寺。普福寺位于澂江县城南门内普福寺街,现称景宁街,寺在景宁街北边。普福寺建于清朝初年,康熙朝《澂江府志》有记载。寺宇坐北朝南,寺由大殿、前殿、东西两厢房组成一大院落,总占地面积为800多平方米。1939年2月,普福寺作为校本部,把大殿泥塑像用布遮盖后作会议室,厢房作办公室,并在周边租借民房作领导办公人员住房。<br> 如今,普福寺作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在抗战时期临时迁澂江的重要办学点,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有碑立于院内。</p>
<p> 文学院设在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城内文庙及文庙背后的凤麓小学一部分,玉光楼、玉皇阁、凤山南麓的斗母阁、翠竹庵。澂江文庙,又称孔庙,坐落于县城中心,是云南比较大的文庙之一,也是澂江境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布局严整,大成殿为最高建筑,以此为中轴线规范建筑,当时还规定县城所有建筑都不得高于大成殿。文庙宽敞明亮,空房多而宽大,只供木制牌位而没有塑泥像,文学院便利用文庙名宦祠、乡贤祠等共设4个教学班教室;大成殿高大宽敞,可容纳四五百人,遂用作会议或讲座室;大成殿前月台宽大平滑,中大师生周末常以此作为露天舞台进行演出,澂江许多民众都曾看过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的演出和马思聪的小提琴、王慕珍的钢琴演奏。<br> 师生们还经常利用文庙影壁和建筑墙体出壁报和墙报,内容丰富,一个月换两三次,吸引当地民众来观看、阅读。据澂江民众回忆,当时最丰富活跃的就是文庙内举办的各种活动。<br> 文庙建筑群于199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又被澂江县人民政府作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在抗战时期临时迁澂江的重要办学点,并立碑于泮池三孔桥面侧。</p>
<p> 法学院设在城东南面离城4公里的圩溪镇兜底寺、上备乐村关圣宫。兜底寺在澂江东部坝区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一进两院,入寺门后有一天井,再入内为一所四合院。整座寺有30余间房,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于寺院房间较多,明亮宽敞,师生住宿多集中于兜底寺内,只有部分师生分散在备乐村关圣宫,教授们则租住于较宽敞的村民家中。<br> 当时任教于法学院的缪培基先生在《澂江的怀念》一文中曾对他租住人家的两间楼房作过描述:“一作卧室兼书房,一作客厅。无天花板,乃购白纸一堆,糨糊一桶,在瓦桁上糊铺,以防灰尘降落。无书架,只能取长条木板数块,两端用砖竖起,以陈列书籍。墙边置一床,中央置一方桌,上缀一盏洋油(煤油)灯为工作之用。床位于房东厨房之上,清晨起床,浓烟冒冲来,有如兵营号角,催人醒觉……客厅很简单,一张四方桌,两张靠背椅,又无浴室,只能以数块木板搭一间使用。”一段话写尽当时教授们在澂江所经历的艰苦。</p>
<p> 理学院设在跨马村文昌宫,东龙潭层青阁为理学院办事处。跨马村在澂江坝子东北部的东山边缘,分南、北跨马,文昌宫在北跨马村头。由于寺院宽敞,房舍较多,理学院部分教室就设于文昌宫内,学生们则住的比较分散,早晚两时,要从附近所住寺院或租住的民房赶来上课。尽管如此,师生们倒也乐观,将此生活形容为“安步当车,空气新鲜,景色瑰丽,湖风扑面,三色迎人,教授诲人不倦,春风化雨”。<br> 东龙潭在澂江县城以东约3公里处。作为理学院办事处的层青阁共三层,总面积约170多平方米,一、二层有五六间房子,除办公外,安置了1939年7月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聘来地质系教授杨遵仪。<br> 层青阁于1992年2月被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重修层青阁期间,除澂江县筹集资金外,还有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三位校友捐资,使得重修得以顺利完工。</p>
<p> 工学院设在城外金莲乡旧城东岳庙、玄天阁、梅玉村、中所,同时在村东自盖简易房屋。东岳庙和玄天阁离澂江县城约3公里,位于澂江坝子东侧旧城村金莲山麓,东岳庙建在山脚,玄天阁建在山腰。两座寺、阁均为明清时期澂江有名的庙宇。梅山村观音寺位于梅山村村头,离县城约4公里,南临抚仙湖约2公里,东靠象山,北接老营庙遗址,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寺院总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为一进两院走马串角楼。<br> 据梅玉村70岁老人张雨庆介绍,其父张建华家住有几位教授,不仅在床头桌上伏案备课,还在村里开办过民众夜校。在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迁走前,教授们还用红布做了一面绣有“热心爱国”字样的锦旗送给张建华。这一珍贵的礼物一直由张雨庆保留。<br> 现梅玉村观音寺被县人民政府认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修葺一新。</p>
<p> 农学院设于鲁溪营玉皇阁,洋潦营风台寺、吉里村等。玉皇阁位于鲁溪营村头,距县城约2公里。鲁溪营处于澂江坝子中心地带,玉皇阁为农学院主要办学点,原农学院负责人邓植仪教授就在此研究学问。洋潦营属右所镇吉花村民委员会管辖的自然村,离鲁溪营约1公里,离县城3公里。风台寺在洋潦营村头,为一院式庙宇,面积为400余平方米。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农学院部分师生就在洋潦营风台寺内讲学读书,在寺周边租住民房。师生除在寺内研究学问外,还借居于农村的优势,到东部山区采集植物标本,到农田采集农作物标本,研究观察植物病虫害,并绘制成各种各样的图表。农学院师生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将本地特产的藕作为实习和调查对象,以此成为澂江办学的一大实践,写成研讨论文,为澂江栽培藕和擦制藕粉的历史留下了珍贵资料。<br> 农学院办学点风台寺现已被县人民政府作为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保护,并已立碑在寺门外。</p>
<p> 医学院设在小西城三教寺、关圣宫,县城土主庙,火龙庙、南门楼等。小西城位于县城西南仅半公里处。小西城内有两座寺,一称三教寺,又称上寺;一称关圣宫,又称新寺。三教寺为佛、道、儒三教合一,坐北朝南,由前殿、大殿、东西厢房组成一大院落,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新寺即下寺,坐南朝北,比三教寺更为宽敞明亮,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br> 作为医学院的主要办学点,小西城三教寺和关圣宫厢房经改造后,作过教室和实验室,如三教寺东侧厢房楼上,就作为尸体解剖室。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有名望的教授如梁伯强、张梦石、李雨生等,在此处既研究学问又教授学生。现小西城三教寺已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办学旧址纪念碑。<br> 澂江县城土主庙位于原小红寺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600余平方米。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合并成立的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附属医院就设在这里,并由原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学校主任叶少芙教授任院长。据澂江老人们回忆,医院除在土主庙外,还将小红寺街边的小红寺作为门诊,土主庙后侧的仓圣宫(祠)也作医院用房。当时房舍条件受限,医院因陋就简,设置了四五间病房,经过简单装修、布置、消毒,作为住院用,可收治20余病人。医院除为本校师生员工看病治疗外,也为澂江本地群众看病治病,并对本地医生不能治疗的疑难病症,予以积极帮助。</p>
<p><br><br> 师范学院设于城内极乐寺、玉皇阁、建设局及城西北五灵庙。极乐寺位于澂江县城西门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澂江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师范学院的主要办学点。师范学院除设班于两厢外,还在极乐寺创办附属幼稚园,招收6至9岁未上学的儿童50余人。极乐寺门外极乐寺街与西正街交叉路口的一栋小楼上,住着马思聪夫妇,每天清晨和傍晚,马思聪的小提琴声就飘入极乐寺,为寺院和学院增添一份情趣。<br> 五灵庙,位于县城西北1里,小窑村东。五灵庙因建在半山腰,占地面积宽阔,一进两院前殿中间一间为寺门,入内有一大场院,东西两侧建有厢房,院东还有一排楼房,故庙内厢房多而宽敞,以供师范学院师生上课住宿之用。第一院厢房作为办公室及宿舍,第二院东侧的两层楼经改造后,作为教室。此外,还利用第一院宽敞的庭院设置了简易的体育器材,供师生课余锻炼之用。<br> 极乐寺、五灵庙作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师范学院重要的办学点,现已被澂江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于寺庙门外。</p>
<p> 研究院设在城内文庙及其他寺院。其时,研究院设有文科研究所、师范研究所、农科研究所;三个研究所又分别下设中国语言文学部、历史学部,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部,土壤学部、农林植物学部。因受条件限制,当时研究院各部多以学术报告与社会调查为多。在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离开澂江迁回粤北时,研究院藉机组成考察团,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考察这一带民众的文化、历史、教育等等。<br><br></p>
<p> 时值战乱,加之路途遥远,负责押运图书仪器设备等更是难上加难。时任图书馆主任杜定友教授慨叹:“查抗战以来,半壁图书多陷敌手,国内大规模之图书馆,惟本馆硕果仅存,尤赖全校合力呵护,倘能为国保存则不独本馆之幸也。”杜氏曾撰《西行志痛》,记录图书迁徙经过:行期自19281938(民国27年)年10月20日0:30至1939(民国28年)1929年2月23日17:30,凡115天;行程经广东、广西、云南、香港、安南(今越南),停留18站,凡11970余里;交通工具包括步行、滑杆、骑马、公共汽车、自用汽车、货车、火车、木船、太古船、邮船、飞机。<br>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9年4月编制的《抗战以来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财产损失统计表》显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财产损失数额居全国各公私立大学之首,藏书也散佚严重。广州沦陷前,图书馆藏各类图书杂志近31万册,然1939年仅剩不足11万册。虽如此,图书馆同仁在抵澂后迅速整理馆舍,开箱取书,向师生开放;同时着手调查各新书杂志,选购、函索及交换,对中外出版界随时去函征求;各院系分馆积极搜求征购,本校员工亦赠书约百种。至1940年夏,图书馆新增藏书近7千册。<br> 在艰苦的环境中,图书馆同仁不懈努力,图书馆工作颇有起色,仅每日阅读人数就超出石牌时期一倍有余。在战争的岁月里、偏安的小县城,图书馆同仁抱定“只要诸君能在本馆多消磨一刻时间,多读几本书,于诸君道德学问多一分进益”的祈愿,默默地守护着一方文明家园。</p>
<p> 澂江办学期间,条件艰苦,但师生们依然不误读书学习,创造各种条件举办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学术讲座。<br> 文学院举行历次纪念周活动时,为师生安排了各类演讲。如邀请政治系教授、前广东省党部委员缪培基先生报告《最近广东政治经济状况》,文学院主任导师陈安仁教授做《最近时局报告》等时政类演讲;邀请社会系朱亦松教授做题为《达尔文与现代学术》的学术类讲座等。此外,文学院还先后邀请英文系主任凌达扬教授、英文系蓝思德教授讲述《我所知的林语堂》(Lin Yu Tang as I Know Him)、《欧战从军记》(My Experience in East European War),邀请国文系穆木天教授讲《新诗的创作问题》,历史系主任朱谦之教授讲《哥伦布前一千年中国僧人发现美洲学说》等。<br> 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为促进日益增加的研究生的学习,于课外举行系列学术演讲。如邀请文学院院长兼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吴康教授主讲《康德哲学思想》《十九世纪之德国文学》,历史学部指导教授吴宗慈主讲《清代迄现代文字源流考及迁变》,中文系主任兼中国语言文字部主任李笠教授讲《谈讹文》。师范研究所则每月举行月会进行学术讲演,心理学部每半月举行半月学术演讲会,教育学部亦举行半月会,研究院研究生也定期举办学术讲演会。此外,理学院生物学会也于1939年12月9日下午邀请赵善欢先生做了题为《美国昆虫学最近之发展及其趋势》的演讲,演讲现场还准备了以供实验的多种标本。</p>
<p> 在澂江,各院系的师生们为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学术交流与智慧碰撞,定期举行了各类学术讨论会。<br> 农学院农艺研究会每两星期举行一次讨论会,并创办会员读书摘录,编印农艺文献目录,在农学院社会教育委员会附设农业问事处代农民解答农业问题。据记载,第一次讨论会题目为《澂江稻作栽培法之改善》。<br> 文学院教师为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也从1940年起,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下午举行学术讨论会,全院教授、副教授、讲师均参与讨论。第一次讨论会由文学院院长兼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吴康教授报告《康德哲学概要》,讲了康德的传略、著述和思想;第二次讨论会由历史学系罗香林教授作《五十年来中国史料之发现与史学之进展》的演讲;第三次讨论会由中文系陆侃如教授演讲《新发现的文学史料》;第四次讨论会邀请了史学系教授朱谦之讲解《中国古代乐律对于希腊之影响》。<br> 师范学院国文系也定期举行月圆会,邀请陆侃如、穆木天等教授发表学术观点。</p>
<p> 广阔的西南地区,成为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师生们从事科学调查或专业实习的绝佳场所,师生们利用寒暑假,开展了各类调查实习活动,于学术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均有莫大助益。<br> 1939年暑期,工学院土木系三年级学生17人被分派至叙昆铁路及滇缅铁路实习,主要工作有改公路、开山、建明渠、安置阿姆科管(Armco Pipe)等。<br> 同年11月初,研究院文科研究生黄达枢奉命派往昆明四乡,调查土著民族语言。他在大珥村调查时,记录下特有的插秧歌,并按琴制谱、依声辨调。在其后研究院学生座谈上,黄达枢讲述了所考察各民族的语言特点、风土习俗、文化教育、文字等,并讨论了往后处理苗民的问题。<br> 1940年寒假,师范学院博物系助理黄维康、黄焕照、张宏达等前往澂江县城东南的松子园采集标本,前后10天,所获鸟类标本100余枚、兽类标本3种、植物标本20余种。<br> 为给政府推行棉业政策提供调查参考,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特成立“农业经济调查团”,由周文衡副教授带领三、四年级5名学生,前往开远棉业区域调查棉村经济实况。农学院杨宗锡助教赴云南宝川及滇越铁路沿线调查甘蔗作物,并编写而成《宝川县蔗作调查报告》和《滇越铁路沿线蔗作调查报告》。<br> 为结合抗战时局,我校研究院拟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合组大凉山夷民考察团。人类学教授杨成志曾奉命前往川滇交界大凉山调查夷民,并由学校出版了《云南民族调查报告》,此次合组大凉山夷民考察团最终得到核准,指定杨成志为研究院代表人,与西昌行辕商定合作手续等。<br> 两广地质调查所西迁云南后,先后出发大理、个旧各地工作,不少发现都颇具科学价值。他们曾在宜良、澂江间发现震旦纪的大陆冰川、冰碛层及欧美所罕见的特种三叶草虫中的美资虫化石,并编印成报告。有消息显示,教育部因该所处在这么艰苦状况下还能不断工作并创造学术上的新贡献,表示会加快按月继续拨发经费利于工作的开展。<br> 在战争时期,地方劫匪不断,师生进行调查还会遭遇危险。农学院森林学系主任侯过受学校委派,邀工学院教授曾广庇一同前往迤西调查林业情况并演习林场地址等。途径昆明、椘雄、大理、邒川、剑川、丽江、野鸡坪等地,抵达双龙山时,遭遇几名匪徒,旅费、衣服、鞋帽等被劫掠,只剩下内衣和牛毛毡了。后通过沿途军警和当地政府的帮助,才得以平安返澂。此次调查任务虽未能完成,但两位教授表示开学后会再次前往。</p>
<p> 迁校致使学术刊物印行也受到影响。澂江时期,各院系排除万难,在艰苦条件下恢复出版学术刊物,一些刊物继续刊行,一些刊物重新印行,部分新刊物创刊,还有于外省印刷的学校刊物通过邮寄来到澂江,并向师生征稿。<br> 期间,农林植物研究因筹备早,于香港九龙设有办事处,使标本、图书、仪器等大部分得以保存完整,在香港得以继续进行各项研究。农林植物研究所办的《农林植物研究专刊》在澂继续出版,前往澂江后半年多的研究结果都已在专刊中发表,陈焕镛教授、蒋英副教授共同研究成果《澂江植物志》也得以刊行。<br> 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恢复出版《语言文学》专刊;历史学会编辑出版的《现代史学》以经济史研究成果而闻名,在此期间也得以复刊;理学院地质学会主办的《大地》月刊,改为油印复刊,但坚持按期刊印;生物学会主办的《生物世界》,历史悠久、声誉卓著,1938年11月得以复刊,每两月定期刊行一期;文学院彭泽益负责编辑的《读书知识》,在湖南印刷,每月一期,其创刊号于1940年4月寄到澂江,更销往湘、川、桂、黔、滇、港、澳各地,读者甚多。此外,《农声》《教育研究》等亦先后得以续办,体现出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br> 经济学会于1939年5月成立,积极刊发壁报,并开展洽谈,在昆明出版的日报中出刊《经济周刊》。</p>
<p> 1939年11月11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暨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建校十五周年纪念日,学校在澂江举行庆祝大会。庆祝大会在师范学院操场举行,会后,全校师生演唱校歌、高呼口号、鸣放鞭炮,接着举行游艺会和各种演出,再由各学院分别举行展览会3天。<br> 展览会上,农学院各系均有多种物品参加展览,如农学系农艺组有农作物标本6种,植物病害组有澂江县农作物病害标本26种,以及各种菌体形态图5大幅;蚕学系有澂江饲育成功之蚕丝标本数十种,内分蚕儿4种、蚕茧10种,桑10种;森林学系有木材标本百余种,内分广东木材标本约100种、外国木料标本12种、云南木材标本10余种、森林图表4种、森林幻灯片约50种、云南产药用植物标本30种、林产制造品2种;农林化学系有农产制造出品如腐乳、甜醋、酱油等约六七种;土壤调查所有澂江县土系标本及图表共数十种。<br> 由于物理系的实验依赖电力,实验室设在呈贡县的归化,以便就近利用工学院发电厂的电力;化学系的实验室和工学系、化工系共用,所有物品,均在工学院展览;数天系则有几何模型以及各种天文仪器;地理系则有各种地图、地球仪、幻灯片以及照片;受展览场地限制,生物系只展出其拥有标本的1%,而且仅限于动物标本;地质系也只是展出其标本仪器的一部分。<br> 文学院的展览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展览室在各系组研究室内,陈列各系组教授及学生作品,另外还有字画等美术作品多种、文学院隶属出版物等;壁报有哲学系员生所办《彗星》第一期,还有学生统计的图表多种,中文系主编的灯谜达156种。第二展览室即文学院图书分馆,里面陈列着中西图书多种,以西文书为尤丰富。自11日下午至13日下午,参观者肩摩踵接,文学院还印有《文学院概况》的小册子,赠与各界参观人士。此次展览会原计划各学院集中在文庙举行,后因地方不够,遂决定师范学院的展览改在学院所在地举行。<br> 师范学院的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包括:实验小学学生成绩展览、社会教育巡回展览、该院教育系杜定友教授个人作品展览、各教授著作展览、心理实验表演、数理化各种仪器及图表展览。关于数学方面,有该系员生合制之模型多种;物理方面,有光学、电学、力学等项仪器;化学方面,有防御毒气之药品,半微分析之仪器及有机试剂,预防云南瘤症之详细方法,开发云南锡矿之样品及化验表。据记载,每日到师范学院参观展览的人数众多,几乎可与到文庙参观的人数相媲美。<br> 澂江办学期间,图书馆主任杜定友教授努力发挥图书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抓紧培训来澂江的工作人员,于1939年9月开设图书讲习会。为配合讲习会,公开展出杜定友教授研究图书的集品,内容含著作类、生活类、汇辑类、制作类共138种,展览持续一星期,参观者甚众。</p>
<p>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在澂江继续推行抗战初期在广州石牌时的社会教育工作,并重新组织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全校推行社会教育工作共八种,包括公共卫生运动、扫盲运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函授学校、实用科学技能传习、地方自治指导、农业推广、地方交通事业与土木工程指导。<br> 其中,公共卫生运动由医学院负责主办。医学院在1939年11月间与澂江县政府共同组织卫生协进会,以改良及实行卫生事务,使民众消灭疾病根源,保持健康。该会设立后,便积极倡导全校员生推动当地卫生事业发展,更提出三点:一是要求本校员生不论在宿舍、住宅、办公室或是公共场所,都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对当地民众进行感化,以开社会之风气;二是该会内部分设防疫、灭蝇、道路渠道清洁、井水清洁、厕所改良、赠诊、卫生宣传、学校卫生、妇婴卫生、公共体育、调查统计共11个组,每组各由中大员生及地方人士担任正、副组长,呼吁大学员生踊跃报名参加,以谋工作之推进;三是协会的运作经费依照该会第二次委员会决议,由本校员生依院别部别,按会议通过办法于11月开始征收。<br>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医学院附属医院迁往土主庙后,也对澂江本地群众开放,为其诊治疾病。附属医院还将毗邻之桂香宫庙宇新增为留医所,于1940年3月开张并办理赠医事宜。留医所内设内、外、儿、产妇、眼耳鼻喉、皮肤花柳及泌尿器7科,并设有免费病床,专供贫苦病人留医之用。<br> 据立于医学院办学旧址——现小西城三教寺的纪念碑记载,“小西一老妇因甲状腺肿大生瘤,师生结合教学曾为之切割甲状腺瘤肿,又为梁王冲一难产孕妇做剖腹产手术,婴儿顺利诞生,此均为澂江历史上破天荒外科手术,轰动澂江、江川、华宁等地。”由此,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医学院在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贡献可见一斑。</p>
<p> 澂江地处偏僻,条件艰苦。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师生不但克服各种困难,以乐观之态投入学习、研究中,还积极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宣传与发动当地民众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极大丰富了澂江的社会文化生活。<br> 当时比较活跃的有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青年生活社等。为纪念双十节,民风剧团表演了抗战话剧《三江好》与改良评剧《共贺国庆》。粤声音乐社举办过两次大型演出以宣传抗战及兵役,观看者众,盛况空前。<br>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暨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建校十五周年校庆期间,学校特地举办了抗战宣传游艺大会,各院各团体均踊跃参加,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戏剧方面包括民风剧团的四幕剧《最后一滴血》《三江好》《打城隍》及《戏迷传》、实验剧团与师范学院剧团联合演出的《烽火》、文学院剧团表演的《烙痕》;音乐方面,马思聪教授于校庆当天出席游艺会并表演提琴独奏,此外还有中大合唱团之歌咏、文学院之音乐合奏、师范学院及青年生活社之口琴合奏等;舞蹈方面包括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化妆跳舞;技艺方面包括农学院的幻术及大力戏、师范学院的幻术双簧;文艺方面包括李笠教授的灯谜、颜什琳君等的诵诗。据载,精彩节目不一而足,达36种之多,分两日上午、晚间演出。<br> 澂江办学期间,学校还多次举办院际、系际篮球、足球大比赛,青年学生得以在课余锻炼竞技、丰富生活。</p>
<p> 1940年8月,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迁回广东,到北部坪石办学。离开澂江时,学校举办了离澂话别会。话别会由总务长邹卓然教授发起筹备,请许崇清代校长、张云教务长、杜定友主任、吴康院长和詹安泰等著名教授撰写诗文,编辑出版了诗文集《骊歌》。<br> 许崇清代校长亲自撰写了《告别澂江民众书》,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澂江人民道谢告别,并回顾了我校师生员工读书之余,在澂江开展的各项利于地方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工作。如,与省县合筑昆澂公路,与县政府合办卫生协进会,各学院举办日夜校,协助中小学校提高教育水准,开办学校附属医院,各学会各剧团举行兵役宣传、表演抗战戏剧,图书馆公开阅览并举行抗战图书展览会等;地方建设方面,修理庙宇及公共建筑70余所,增添各学院宿舍等。在东龙潭碧泉,曾作为理学院办事处的层青阁门头上,至今还清晰而完整地保留着用墨笔写成的英文字“First Scenery of Cheng Chiang”。<br> 一部分教授选择留在澂江。其中,有医学教授康白清,理学院院长、著名数学家何衍璿,师范学院院长范锜,教授吴信达、吴兴元等。康白清教授在县城西门极乐寺设立诊所,既带学生实习又为群众治病,一直传为佳话。</p>
波兰vs阿根廷波胆分析 抗战迁徙中的文化赓续·澄江篇
0/0
上一个组图
下一个组图
新闻投稿